嶺南文化佚記

Thursday, June 16, 2005

高考實用文寫作秘笈 — 一份著名報章作範例

--領男

1462_00291-2x

最近從青年甲的報導《是青年興奮?還是記者需要? 》中可以看到,全港中立的報章,其實他的立場也很鮮明。大家可以看報導所貼上去的Link:

http://hk.news.yahoo.com/041115/12/16qsy.html

我在那篇回應上經已解拆了構成報導背後是基於什麼條件。這裡我想藉這此引申出傳媒究竟與香港教育有何關係。

既然大眾媒體不能再披著「中立」的外衣,明報的例子說明了他們不停地重複一些社會上的偏見,在不少社會事件上繼續宣揚這種用歧視的角度去教育、灌輸大眾。 而這樣的畸形傳媒生態給教育的啟示又是什麼?作為一個在香港過五關斬六將,還能苟延殘喘,踏入大學的青年人。我相信沒有人比我更清楚考試這種既要下苦功, 又要懂得觸摸教育制度把關人心理的遊戲。

自高中開始,我一直苦心鑽研各種公開考試文體的寫作方法、語氣、辭詞、結構,務求讓自己在「聽天猶人」的公開考試上取得最穩定、最有把握的成績。進了大學 後,為何我會覺得教育是一部巨大的國家機械之下的小配件?以下我會用明報的例子,結合我在公共教育、考試的經驗,分析一下什麼是「意識型態滲透」。

首先,過去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公共教育、考試的評核準則包含了隱藏的道德立場(意識型態)。高中時期,我每天閱讀大眾媒體對不同事件的報導,發覺愈讀愈 悶,因為每篇報導的結構公整,立場一致(尖銳政治事件除外)。例如明報報導罷課事件,將學生對記者的行為描述到暴民一樣,這種批評其實是涉及意識型態,它 控制了記者怎樣選擇訪問素材、用詞遣字以及寫作角度。我一直很會模仿這種語氣,因為它教曉我找緊大眾主流的「道德立場」去炒作實用文試卷。如果我在考試時 把角度轉向《中學生為堅決爭取公義,絕食罷課達三百小時》的文章,並且大量採用「歡呼」、「求救」、「引起公眾討論」等字眼,即使行文通順、結構清析、言 之成理、詞彙豐富,我想最後注定拿不到A,頂多C級。如果我是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分數應該趺至D或E,再多錯幾個別字,行文不夠通順、分段、連接詞不 夠,那一年的考試就死定了。

其次,公共教育是個缺乏人性、對話的制度。公開考試最易被攻破的弱點,是批卷與考生在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接觸,而考生可以盡力善用這種關係。先前提到,所謂 「公整」好文章,其實只要在文字上下少許功夫,掌握好基本運用,然後假裝專業的報章語氣就可以了。但內容應如何書寫?怎樣模仿?如果忘記了報導的資料怎 辦?

就用明報的例子,其實考生可以在未目擊事情的情況下,就能瞞天過海。先描寫一下傳聞罷課學校的學生有何舉動、官方人士怎樣「透露」、「表示」、「回應」、 「聲稱」、「聲明」等等,但記緊描寫時一定要有偏頗,例如突顯「粗口手勢」、「哄動」、「向記者拋紙」。其次,要假裝平衡報導,並且裝得切底一點,引用不 同人士的說話,官方與民間的聲音大概七三比例就可以了。而考生大可參考很多報章胡亂引用的「網民意見」、「一位路人的意見」、「一位女同學的意見」。為何 我會說這是一種假裝?因為記者最後都會加插一句:「被訪者暫時不願致評」,而選取平衡報導的首要條件是:說話是要取自多種身份的人例如特首、司長、校長、 學者、專家、同學、老師、工人、男士、女士,任擇其十也可,可是被訪者的說話性質卻無需太著意,因為記者通常是在他們口中取得自己用得著,而不是聆聽或參 與事情,盡量了解種種現象背後的複雜關係。

再者,考生要將強烈的道德立場注入文章首尾,但要記緊,你的立場千萬要因勢利道,不要偏離主流的價值太遠,考試玩性格,最終只會引火自焚。在這種缺乏人性的制度生產出來的傳媒工作者又會是怎樣?

一:記者是無需面對公眾的,報導的完成,就代表故事的終結。用明報的報導作例子就一目了然。作者不用理會讀者,無需進行對話,只需炒起一篇「眾人皆懂、似 曾相識的「公整」報導就可以了,因為他是「中立」,而「中立」就是沒有意見,所以也沒有甚麼好對話,而偏見在他們的眼中當然並不存在。

二:跟實用文考試一樣,記者寫的東西無論在文體、格式、價值取向也不可能偏離主流價值,甚至愈貼近主流愈好,考試都能安穩地拿到C級或以上。

最後,當然是要善用連接詞吧。首先、其次、而且、再者、加上、另一方面、可是、然而、不過、恰如其分、的而且確、無可否認,多用無防,最重要是盡量貼近報紙的文氣、語氣就可以了。

教育與傳媒是否一脈相承?當然,否則這種考試文也不會稱作「實用文」了。


領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