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要冬泳,歲歲都猛火燒﹗
領男[Inmedia獨家報導]
從
前最愛看健教科教育電視,皆因內容豐富、對話多、文字少、故事搞笑,其中一位主角柏林 仔有次教同學呼吸記緊用鼻,因為鼻毛會隔絕空氣中的塵埃雜物,非必要時也不要用口呼吸。以前總覺他的話終身受用,皆因香港的汽車密集,行街用口呼吸就等於 自尋死路。有次抽著煙過馬路,巧遇一架貨車駛過,就連煙帶廢氣一併食落肚,即時咳嗽五分鐘,還有嘔吐的跡象。朋友說社會發展就是要犧牲一點東西,怪只怪自 己不小心。但影響一個社會的健康,又豈是個人的健教知識? 今天是中電成立一百零四年的紀念日,我跟綠色和平的朋友到中電總部門前合唱一首諷刺中電燒煤發電、釋放二氧化碳令全球氣溫不斷上升的「賀壽歌」,要求中電 停止燒煤,以遏止氣候繼續暖化。這次綠色行動,就是要點出健康社會,關鍵不單只健教常識,而是商業倫理與企業責任。 中電是全港最大電力公司,至今佔有了電力市場的八成人口。近年有人認為電費太高,建議政府不應派糖(利潤管制等政策),向電力市場應引入更多競爭,電費才會有調整的空間。但為何政府總不容易打開電力市場?答案可 能非常複雜,仔細的答案恐怕要文化研究者對香港電力歷史作深入的探討才能得出結論。但至少有一點很清楚,就是殖民初期,英國人透過掠奪別人的土地後,透過 「文明」的手法(例如政策上優待), 方便帝國商人壟斷公營企業或市民主要的生活必需品,在整個二十世紀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有學者研究香港的殖民歷史,指出殖民政府多年來的主要收入並非來自稅 收,而是帝國的海外貿易,商人在海外享有政治經濟的特權,在早期的香港建立了經濟與文化資本的基礎,至今才能大講虛偽的自由主義,說香港一直奉行不干預政 策。 我之所以提出公民企業的重要性,是關注到近期的香港,正面對整體社會文化氣氛的轉變。最近幾個月,公民運動先後令將紅灣半島及西九龍的命運扭轉過來,這些 事件都反映著財團不能再囂張橫行,而要顧及市民對整體社會的關顧。今年7月綠色和平委託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的另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8.5%市 民支持發展可再生能源。但中電卻狡辯她們的「優質服務」之中,並沒有沒有抱包括發展潔淨能源、或再生能源的承諾。
雖然中電方面打算在明兩年用200萬港元成立可再生能源基金,但這間殖民時期開業的百年老店,單單去年的盈利卻高達77億港元。究竟200萬元花在那裡? 沒有人知道,但現在很多商業機構把「企業責任」當成公關工作,一方面不斷宣傳環保、參與社會服務等企業守則,例如中電透過減省排放二氧化碳及減省電費,強 調自己的企業責任。然而,她們一直卻不肯以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二百萬可能就花在多聘幾個公關,或者研究如何應付綠色和平這類團體吧﹗ 今天行動的發言人張張韻琪說:「中電自1901 年在香港成立至今的一百零四年內,燃燒了約一億九千八百萬公噸的煤,排放了超過五十二萬千公噸的二氧化碳。」,最諷刺的是,今天熱到竟然可以赤膊而行的地 步,我跟阿周、阿強、阿友站在旺角中電總部門外近三十分鐘,待傳媒記者拍照完畢後,大家經已大汗淋漓,証明香港的氣候已經暖化。
假如現在還有余文詩主持的 《香港早晨》,她也不能再向觀眾介紹新年最佳好去處,是清晨上大霧山看霜了,這就「見證了中電破壞氣候104年的罪證,大量燒煤令冬天不再冷」。 不少人依舊抱著老皇曆,認定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只存在矛盾對立的關係。荒謬的是,不少外國商會也指出領匯、西九龍等屬個別事件,並不影響香港的投資環 境
。反而,空氣染污指數才是影響營商環境的主要原因。所謂社會分化很多時是缺乏公民責任的企業無的放矢,思覺失調所造成的。每遇到市民要求企業盡一丁點社 會責任,他們就跑出來說香港是一個最共產的地方,每遇政府考慮是否再發牌予公營機構,就動輒威脅裁員減薪,把責任都推到市民與政府身上。但一談到保障市民 生活、扶助弱小,就搬出「自由市場」作免死金牌。 最近又有電信公司逆市裁員,企業領袖說這是因為政府不肯繼續發放3G牌照才要炒人補償。但最令人法指的是,該公司昨年的純利近十億,而3G只佔兩百萬。看 來通識教改也要開設一門「商業倫理」,給下一代的企業真正的「健教」課﹗
圖片來源及補充資料: 1.香港綠色和平
2. 賀壽歌 (改編自「恭祝你福壽與天齊」) 點解產電要燒煤
氣候已不停變熱
年年都要冬泳
歲歲都猛火燒
多得你 多得你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