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還是公民?
子女,還是公民? | |||
近日社會大眾對民陣於往年七一遊行採用的口號「還政於民」是棄是用眾說紛紜,甚至在中港兩地出現了一些混亂和爭議,事件惹來左派人士群起而攻之,直斥還政 於民是「別有用心」,是對中央大不敬的舉動,對香港人是沒有益處。夾在民主渴求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香港人似乎進退兩難了。但我想這場爭論不單只是政制改革的 問題,而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民主概念的一個矛盾問題。
究竟當我們討論政改問題的時候,應該是以「公民」還是「子女」的身份對待與管治者對話?我們應稱呼北京為「中央」還是「阿爺」?以上的問題都直接指向一個 文化觀念:香港社會的政治狀況,究竟是「封建」、「民主」還是「封建式的民主」?在一個民主社會中,國「家」這個概念基本上是不成立的,因為這樣的邏輯會 與「君、臣、父、子」三綱五常拉上關係。縱然在我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每遇政治爭論,總有人愛在喧鬧聲中搬出一大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先哲箴言 出來向異議者訓斥一番,但最令我費解的是:當我們在今天的香港討論政改問題時,為何還有眾多觀點以封建社會獨有的父權體制為基礎的論調?例如直呼中央「阿 爺」?
乍看之下,回歸後的香港在政治上經已改頭換臉,正其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但在文化上,殖民意識並未根除。雖然孫中山在一百年已前提出的「民 權」思想,在二零零四年的香港,每當提起要實現這個百年已在國土誕生的理念,卻好像談上了蓬萊三山,一切都是天荒夜談,令人不可思議?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不 再是「君權神授」的世界了,政府的合法性應該是來自人民,政府有責任想辦法爭取人民的支持。隨著九七回歸,香港也要改朝換代,結束殖民歷史而回歸祖國,然 而,英國人的撒出並不代表香港經已脫離殖民。
最近一些掌權人以「主人」的眼光審視香港,處處守護殖民地統治的祖制。這多得殖民地體制,培植和維護了一眾奴才,而仿傚這種統治設計的體制,當然依舊打壓 主體意識。在他們眼中,「小孩」聲音仍然充耳不聞。縱然香港人經已有心理準備趕快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甚至心急得走到街上高呼他們等不著二零四六 年,他們要選出自己喜愛的政府,這樣才算「自治」,可是口不對心的殖民遺老大談和諧、高唱影響壓到一切,甚至公開說香港現在不需要民主,這裡不是「政治城 市」,甚至將民主訴求無限上綱,普選的希望被曲解為別有用心等一派胡言,真叫人作嘔。
七一遊行的目標當然是要爭取政改,落實雙普選,但更重要的是港人如何將整個對政治文化改變過來,使政改轉化成文化的變革。廿一世紀的香港不再是「君權神 授」的世界了,要落實「港人治港」,我們要認清人民與政府的關係不再是「從屬」的,這樣才能擺脫殖民,重新建造香港人的家園,實現「高度自治」,這也是我 對還政於民的理解。
1 Comments:
At 10:07 PM, Anonymous said…
What a great site Motorola hs801 blue tooth headset Advance+always+payday
Post a Comment
<< Home